新闻中心
行业资讯

中国制造需要“工匠精神”

日期:2016-08-11    来源:互联网

  我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业大国,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。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过程,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产业工人来提升国际竞争力,弘扬“工匠精神”正契合了这一时代的需求。

  中国制造业的新一轮崛起,需要继续转型升级,更需要重塑“工匠精神”。

  去年5月,国务院正式印发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,明确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、路线图,提出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,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。为此,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,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。

欧洲、日本崇尚“工匠精神”

  什么是“工匠精神”?“工匠”是指技艺精湛的人,在欧洲,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较优秀的工匠,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个零件打磨而成的。工匠精神,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,并且专业、专注。

  “德国的锅可以用一辈子”,日本的拉面馆常常是几十年、几代人钻研拉面汤......二战之后德国、日本的重新崛起,与崇尚“工匠精神”带来的产业工人素质提高、制造业水平提高不无关系。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:用精益求精的态度,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,这种精神其实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“工匠精神”的核心是:不仅仅是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,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,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、精雕细琢的精神。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,“工匠精神”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,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。

  “工匠精神”与创新创造并不矛盾,它指向的是凡事追求极致,在这个过程中,本身就需要以较开放的姿态吸收较前沿的技术。工匠不是简单的重复机械劳动者,他们是极致的追求者,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。互联网时代,仍然需要“工匠精神”,制造业强国离不开“工匠精神”的支撑。

  北大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指出,在投机取巧的浮躁情绪弥漫时,“工匠精神”更显得可贵。凝神专一的纯粹,是做企业较高的境界。怀着“工匠精神”做产品,重新树立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,这就是中国制造未来二次起飞的机遇所在。

  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,曾几何时Made in Germany是英国人羞辱德国人的方式,到现在令人膜拜。只要我们发挥工匠精神,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审视产品,坚守职业道德,让越来越多有责任感的企业成长起来,我相信以后Made in China,一定也会成为让人信任的一串文字。